首页 知识问答 > 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

时间:2024-03-30 20:50:11 来源:
导读 今天之间网归一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

今天之间网归一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2、而信息技术正好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3、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

4、例:一群猴子在山上玩,无意发现了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仙桃,令他们垂涎三尺,抢着上树摘。

5、正好猴王走过来,看见他们,就一声令下:“不准摘!谁想摘,必须先过我这关!”猴王便出了两道计算题26×25+25×14=? 25×(26+14)=?考他们。

6、结果,有个聪明的小猴子抢先答出两道题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听后,很高兴,亲自摘下桃子给猴子。

7、其他猴子都很奇怪:“这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怎会一样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

8、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

9、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下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10、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12、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13、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14、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

16、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17、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18、有了网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索。

19、自己上网查资料,上网求解、讨论等,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20、三、创设激励情境,促进学生敏捷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挖空心思去争取胜利。

21、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有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

22、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口算加减法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看算式回答。

23、这样,教师很难以照顾到每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应。

24、而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一个交互游戏型课件,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

25、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完成任务,才能进入下一关的练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更快。

26、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缺陷,照顾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

27、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

28、四、创设“对比”情境,培养学生辩异能力形近而实异的数学知识,常常困绕着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那些看似相同,实际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的数学问题。

29、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理解上的迷茫处,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对比辨析,能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0、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境:王伯伯家在自家门前开垦了一块长20米,宽6米的长方形麦地,为了保障麦子丰收,给麦田的四周围上篱笆,王伯伯需要筑多长的篱笆?王伯伯种了多大面积的麦子?教学中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本质属性:面积是指物体平面的大小,周长是指物体四周的长度。

31、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黑板的面积和周长的具体含义。

32、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后进行比较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3、五、 创设应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4、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计算机却有模拟性强的功能,能很好的创设一个虚拟应用情境。

35、如:学生学习“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后,我借助录像,设计了学生亲身经历的秋游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美丽的大自然以及孩子们捉迷藏、跳皮筋等游戏相映成趣,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趁学生正入情境时,画面嘎然而止,出现了一组数据:唱歌的10人,捉迷藏的14人,跳皮筋的26人。

36、老师抓住时机提问,谁能根据这组数据提出几个问题?先小组交流后汇报。

37、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提出了如唱歌的比捉迷藏的少多少人、跳皮筋和捉迷藏的一共多少人、唱歌的和捉迷藏比跳皮筋的少几人等多个数学问题。

38、学生根据自己喜闻乐见、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物,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提出了自己想提的问题。

39、这样做不仅较为顺利的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转换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0、综上可知,教师创设情境的途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41、在教学中,只要创设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符合学生与教材的实际,都能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42、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43、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4、有了网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索。

45、自己上网查资料,上网求解、讨论等,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46、三、创设激励情境,促进学生敏捷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挖空心思去争取胜利。

47、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有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

48、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口算加减法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看算式回答。

49、这样,教师很难以照顾到每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应。

50、而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一个交互游戏型课件,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

51、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完成任务,才能进入下一关的练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更快。

52、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缺陷,照顾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

53、而且,有利于培养学。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