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意思的修辞手法】一、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其代表作之一。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人在行进过程中不断遇到阻碍、难以摆脱困境的情景。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首先,该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赋予人的行为特征,“放出”、“拦”等动词使山具有了主动意识,仿佛山在“追赶”或“阻挡”行人,增加了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其次,诗句中还使用了对比与排比的修辞方式。“一山放出一山拦”结构对称,形成一种节奏感,表现出山与山之间的交替阻挡,增强了语势,也突出了困境的持续性和重复性。
此外,整句诗还体现了象征的意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人生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坚持。
二、修辞手法总结表
修辞手法 | 具体表现 | 作用/效果 |
拟人 | “一山放出一山拦”中“放出”“拦”赋予山以人的动作 | 增强画面感,使山具象化,富有情感色彩 |
对比 | “一山放出”与“一山拦”形成前后对比 | 突出山的不断阻挡,增强语势 |
排比 | “一山放出一山拦”结构整齐,节奏感强 | 加强语气,突出困境的连续性 |
象征 | 山的层层阻挡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引发读者联想,深化诗意内涵 |
三、结语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不仅是一句生动的自然描写,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使诗句既富有艺术美感,又具有思想深度。这种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在阅读与写作中深入体会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