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以一当十的主人公是谁】“用兵以一当十”是一个形容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战斗力极强的成语,常用于赞美将领或士兵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其麾下故人有三人,皆以一当十。”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用兵以一当十”的描述主要与项羽有关。他作为西楚霸王,在战争中表现出非凡的勇猛和战斗力,常常以少胜多,令敌人胆寒。
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用兵以一当十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主人公 | 项羽 |
含义 | 形容作战勇猛,一人可抵十人 |
背景 | 战国末年,楚汉相争时期 |
评价 | 项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勇猛善战,但最终因战略失误而失败 |
说明:
“用兵以一当十”并非直接出自某一段具体描写,而是后人根据项羽在战场上的表现总结出的成语。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率领楚军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充分展现了他“以一当十”的战斗力。因此,尽管该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句古文,但其背后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均指向了项羽这一人物。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用兵以一当十”这一成语的来源与含义,也更能体会到古代英雄人物的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