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是什么意思】“披肝沥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非常忠诚、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或事业付出全部心血和精力。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赤诚与奉献精神。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披肝沥胆 |
拼音 | pī gān lì dǎ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臣愿竭其愚忠,披肝沥胆。” |
释义 | 形容对人或事极度忠诚、全心全意地付出,毫无保留。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褒义场合,如赞美英雄、忠臣、朋友等。 |
近义词 | 赤胆忠心、鞠躬尽瘁、尽心竭力 |
反义词 | 心口不一、阳奉阴违、敷衍塞责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赞美忠诚 | 他在危难时刻披肝沥胆,为团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
表达决心 | 我愿意披肝沥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描述友情 | 他对我一直披肝沥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三、文化背景与情感色彩
“披肝沥胆”源于古代文人对忠诚与奉献的推崇。在传统文化中,忠诚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而“披肝沥胆”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表达了对人的尊重,也传递了一种责任与担当的价值观。
四、总结
“披肝沥胆”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语,强调的是无私奉献和真诚付出的精神。它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视忠义、诚信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使命时,应保持一颗赤诚之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内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