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中待到山花烂漫时】一、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借梅花抒发了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美。其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待到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之时,却悄然隐退、不争功名的精神境界。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傲雪凌霜的品格,也象征着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斗争、最终迎来胜利的信念。与陆游原作《卜算子·咏梅》相比,毛泽东的版本更具豪迈气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作者 | 毛泽东 | 陆游 |
创作时间 | 1961年 | 南宋时期 |
主题思想 | 坚韧不屈、革命乐观主义 | 孤独清高、忧国忧民 |
梅花形象 | 傲雪凌霜、不争功名 | 孤芳自赏、寂寞无依 |
结尾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情感基调 | 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 悲凉孤寂、略带哀愁 |
时代背景 | 社会动荡、革命斗争 | 国家衰败、个人失意 |
三、结语
“待到山花烂漫时”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它象征着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在黑暗中等待光明,最终迎来胜利与希望。无论是毛泽东的豪情壮志,还是陆游的孤高情怀,都让这句诗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感染力的名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