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赏析】《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著名咏梅词,全词借梅花的高洁品格,寄托了作者对理想、操守和人生境界的追求。此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在政治失意后仍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一、
《卜算子·咏梅》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写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孤高自持、不慕荣华、坚持操守的情怀。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展现了梅花虽遭摧残却依然保持香气的坚贞品格,也象征了词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改初心的高尚情操。
二、表格对比(陆游与毛泽东版本)
项目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创作时间 | 南宋 | 1961年 |
时代背景 | 宋金对峙,陆游怀才不遇 | 新中国建设初期,鼓舞人心 |
主题思想 | 咏梅抒志,表达孤高不屈 | 咏梅赞人,歌颂革命精神 |
情感基调 | 孤寂、清高、忧愤 | 坚强、乐观、豪迈 |
梅花形象 | 寒冷中独自开放,不争春 | 风雪中傲然绽放,迎春而开 |
结尾意境 | “只有香如故”——坚守本心 | “她在丛中笑”——无私奉献 |
三、赏析要点
1. 象征意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高洁、孤傲。陆游借此表达自己虽屡遭贬谪,仍不改初衷的决心。
2. 情感寄托:词中不仅写梅,更写人,借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不屈。
3. 语言风格:简练含蓄,富有哲理,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4. 历史影响:该词流传广泛,后世多有仿作,尤其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更是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四、结语
《卜算子·咏梅》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信念的作品。它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展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坚定的理想追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首词都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