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是什么意思啊】在计算机硬件领域,ATX是一个常见但很多人不太清楚其具体含义的术语。ATX全称是“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是由英特尔公司在1995年推出的一种主板规格标准。它不仅定义了主板的尺寸和接口布局,还对电源供应、散热设计以及系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成为现代台式电脑主板的标准。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ATX的含义和特点,以下是对ATX的总结及关键信息对比表格:
ATX总结说明
ATX是一种用于个人电脑主板的标准化设计规范,旨在提升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和稳定性。与早期的AT标准相比,ATX在结构、供电、散热等方面都有显著改进。如今,几乎所有的主流主板都采用ATX规格,尤其适用于中高端台式机。
ATX不仅影响主板本身,还涉及到机箱、电源、散热器等配件的设计。因此,在选购电脑硬件时,了解ATX标准非常重要。
ATX相关参数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 |
提出时间 | 1995年 |
提出公司 | 英特尔(Intel) |
主板尺寸 | 305mm × 244mm(标准ATX) |
特点 | 更好的散热设计、支持USB、SATA、PCIe等新型接口 |
电源接口 | 24针主供电 + 8针CPU供电(部分型号) |
扩展插槽 | 支持多个PCIe插槽、SATA接口、内存插槽等 |
适用场景 | 普通台式机、高性能电脑、服务器等 |
优势 | 标准化程度高、兼容性强、易于升级和维护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ATX不仅是主板的物理规格,更是整个电脑系统设计的基础之一。对于想要组装或升级电脑的用户来说,掌握ATX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