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七步诗中的漉菽拼音怎么读漉菽的出处

2025-10-29 02:59:16

问题描述:

七步诗中的漉菽拼音怎么读漉菽的出处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02:59:16

七步诗中的漉菽拼音怎么读漉菽的出处】《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著名诗篇,其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表达了作者在兄弟相争中的无奈与悲愤。其中“漉菽”一词在诗中出现,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本文将对“漉菽”的拼音、含义及出处进行详细说明。

一、

“漉菽”一词出自曹植的《七步诗》,全诗为:

> 煮豆燃豆萁,

> 漉菽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在这首诗中,“漉菽”指的是将大豆(菽)煮熟后滤出豆汁的过程。从字面来看,“漉”意为过滤、滤出,“菽”则是古代对豆类作物的统称。因此,“漉菽”可理解为“滤豆汁”。

“漉菽”的拼音为:lù shū,其中“漉”读作 lù(第四声),意思是“滤”;“菽”读作 shū(第一声),指豆类植物。

该词最早出现在《七步诗》中,是曹植借煮豆为喻,表达自己被兄长曹丕迫害的悲愤之情。诗中通过“漉菽”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豆子被煮熟、滤出豆汁的过程,暗喻自己和哥哥同根同源却遭迫害的痛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名 《七步诗》
作者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原诗见于《三国志·陈思王传》
词语 漉菽
拼音 lù shū
含义 滤豆汁,即将大豆煮熟后滤出豆汁
字义解析 “漉”:过滤;“菽”:豆类作物
诗句原文 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
诗中寓意 借煮豆之象,比喻兄弟相残,表达对迫害者的不满与哀怨

三、结语

“漉菽”虽为古文中的一个词汇,但在《七步诗》中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它不仅展现了曹植高超的语言艺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了解“漉菽”的拼音和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