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的古诗翻译及原文】“瑶池”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形容仙境、神女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丽、神秘与超凡脱俗。许多诗人以“瑶池”为意象,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对仙界的想象。以下是一些关于“瑶池”的经典古诗及其翻译和原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意象的内涵。
一、
“瑶池”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原指神话中的仙界之地,后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意象。在古诗中,“瑶池”常与西王母、蟠桃、仙乐等元素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不同诗人对“瑶池”的描写各有侧重,有的写其神秘莫测,有的写其富丽堂皇,也有的借瑶池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整理了几首涉及“瑶池”的古诗,并附上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供读者参考学习。
二、瑶池相关古诗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诗名 | 原文 | 翻译 |
《瑶池》(李商隐) |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穆王何事不重来?月冷风清露满阶。 | 瑶池的仙母打开了华丽的窗子,黄竹歌的声音惊动了大地。 周穆王为何不再回来?只留下冷月清风,满地寒露。 |
《瑶池》(曹雪芹) | 瑶池昨夜降仙胎,绛雪飞花舞玉台。 谁把瑶琴弹旧曲?一弦一柱尽崔嵬。 | 昨晚瑶池降临了仙胎,红雪纷飞如舞于玉台。 是谁在弹奏那首旧曲?每一根弦都充满了悲壮。 |
《瑶池》(白居易) | 瑶池气暖花初开,金母年高道自栽。 不是人间无此景,祇应天上有人来。 | 瑶池春暖花开,金母年迈却修行自得。 若说人间没有这样的景象,那只能是天上才有。 |
《瑶池》(张旭) | 瑶池有路通天远,紫府无门入梦难。 欲问仙踪何处觅?空留明月照栏干。 | 瑶池有路可通天,紫府却无门可入梦。 想寻仙踪往何处找?只留下明月照着栏杆。 |
三、结语
“瑶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承载了古人对理想世界的无限憧憬。通过上述几首古诗的原文与翻译,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瑶池”这一仙境的描绘既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希望本文能为喜爱古诗的朋友提供一份清晰而实用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