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结束】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中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这场动乱始于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持续了八年之久,最终在唐肃宗李亨的领导下得以平定。以下是关于安史之乱及其结束时期的详细总结。
一、安史之乱概述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起始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主要发生在今河北、河南等地。叛军一度攻占洛阳、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四川。这场叛乱严重削弱了唐朝的国力,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安史之乱的结束时间与皇帝
项目 | 内容 |
起始时间 |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
结束时间 | 公元76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 |
主要领导人 | 安禄山、史思明 |
平定者 | 唐肃宗李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 |
结束时在位皇帝 | 唐肃宗李亨 |
三、安史之乱的结束过程
安禄山于757年被其部下所杀,其子史思明继续叛乱。至762年,史思明也被部将所杀,叛军内部开始分裂。唐肃宗在位期间,依靠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逐步收复失地。最终,安史叛军在763年被彻底平定,唐朝恢复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四、总结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发展。尽管这场叛乱在唐肃宗时期得以平定,但唐朝的国力已大不如前,为后来的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因此,安史之乱是在唐肃宗李亨统治时期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