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项脊轩”为线索,回忆了作者在祖母、母亲及妻子身上的点点滴滴,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佳作。
一、文章总结
《项脊轩志》是一篇以记叙为主、抒情为辅的散文。全文围绕“项脊轩”这一生活空间展开,通过描写书房的环境、家庭生活的点滴以及亲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练,情感细腻,体现了归有光“文如其人”的写作风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
其制稍异于前。 | 它的格局比以前有些不同。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很多令人悲伤的事。 |
先妣尝一至。 | 先母曾经来过一次。 |
余泣,妪亦泣。 | 我哭了,老妇人也哭了。 |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我的妻子回到娘家,常常来到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小桌子学习写字。 |
吾妻死之年,吾妻之弟从余之东山。 | 我妻子去世那年,我的小舅子跟随我到东山去。 |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我的孩子,很久没看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像个女孩子一样? |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矣。 | 我家读书多年没有成效,孩子的成功,就可以期待了。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长得高大茂盛了。 |
三、内容要点归纳
- 主题: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尤其是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思念。
- 结构:按时间顺序叙述,从项脊轩的环境变化到家庭成员的离世,层层递进。
- 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善于通过细节描写传达情感。
- 艺术特色:借物抒情(如枇杷树),以小见大,体现“文以载道”的传统。
四、结语
《项脊轩志》虽篇幅不长,但情感深厚,语言自然,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家庭的生活片段,更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