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是什麽意思】“石破天惊”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它原本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意是说石头崩裂,天空震惊,后来引申为事情发生得极为突然、令人震惊。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出处 | 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 |
字面意思 | 石头破裂,天空震惊 |
引申含义 | 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令人震惊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中描述重大事件或意外情况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表示惊讶、震撼) |
近义词 | 惊天动地、突如其来、出人意料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司空见惯 |
二、详细解释
“石破天惊”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中,原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里的“石破天惊”描绘的是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时,石头崩裂、天地为之震动的情景。后人将这一描写引申为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事情的发生极其突然、出乎意料,甚至让人感到震撼。
在现代汉语中,“石破天惊”多用于描述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或艺术作品中的突破性表现。例如:
- “这位年轻演员的首部电影作品可谓石破天惊,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源形式,这一发现堪称石破天惊。”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石破天惊”带有强烈的震撼效果,但它并不一定带有负面含义。它可以用于正面或中性的语境中,强调事件的非同寻常。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如新闻评论、文学分析、学术写作等。
2. 避免滥用:由于其强烈的表现力,不宜频繁使用,否则会降低语言的感染力。
3. 搭配词语:常与“事件”、“发现”、“突破”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总之,“石破天惊”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成语,能够有效传达事件的震撼性和独特性,在恰当的语境中能大大提升表达的生动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