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典故,其中“七步成诗”便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它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思敏捷,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云。下面将从背景、故事内容及人物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背景介绍
“七步成诗”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篇,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段历史故事。其背景是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的权力斗争。曹丕即位后,对弟弟曹植心存猜忌,曾试图借机加害于他。
二、故事内容概述
相传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王位,而曹植才华横溢,令曹丕十分不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便处死。曹植在极短时间内吟出千古名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以豆与豆萁比喻兄弟相残,含蓄地表达了对兄长的不满与哀怨,最终感动了曹丕,免其一死。
三、人物分析
- 曹丕:魏文帝,曹操之子,继承王位后对弟弟曹植有所猜忌。
-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四、总结
“七步成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话,更是历史上兄弟情谊与政治权谋的缩影。通过这一典故,我们不仅看到了曹植的才思敏捷,也感受到那个时代复杂的人际关系。
五、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典故名称 | 七步成诗 |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 故事背景 | 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的权力斗争 |
| 涉及人物 | 曹丕、曹植 |
| 诗句内容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诗歌寓意 | 借豆与豆萁比喻兄弟相残,表达对兄长的不满与哀怨 |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与文人风采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七步成诗”这一典故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