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漏万意思是什么】“挂一漏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列举或描述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而遗漏了大部分。这个成语带有自谦的意味,表示自己所列举的内容并不全面,可能还有许多未提及的部分。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挂一漏万 |
拼音 | guà yī lòu wàn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臣闻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但有未敢为耳。然则人之所知,不过挂一漏万。” |
释义 | 在列举或说明时,只提到一部分,遗漏了大部分。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表示自己所说的内容不够全面。 |
近义词 | 顾此失彼、挂一漏十、以偏概全 |
反义词 | 全面详尽、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
二、使用场景
“挂一漏万”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尤其是在表达自己对某件事了解有限、列举内容不全时。例如:
-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很浅显,只能挂一漏万地谈几点看法。”
- “这份报告只是挂一漏万地介绍了情况,更多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贬义:虽然“挂一漏万”有“遗漏”的含义,但它本身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带有自谦色彩的中性词。
2. 与“挂一漏十”混淆:两者意思相近,但“挂一漏万”更常用,且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
四、总结
“挂一漏万”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适用于表达对某一话题认识有限、列举内容不全面的情况。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谦逊态度,也提醒我们在交流中要尽量全面、客观,避免因信息缺失而造成误解。
如需在写作中使用该成语,建议结合上下文,合理运用,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礼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