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第一章读后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第一章《狗·猫·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童年时期对动物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一章不仅展现了鲁迅对弱者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旧社会中某些虚伪行为的批判。
一、
《狗·猫·鼠》是《朝花夕拾》的第一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对猫的厌恶,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当时社会上一些“猫式”人物的讽刺。文章通过描写自己与猫的冲突,表达了对那些欺软怕硬、虚伪做作之人的不满。同时,文中也提到了对鼠的同情,体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关怀。
此外,文章还穿插了关于长妈妈(即阿长)的一些回忆,她虽然粗俗但心地善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细节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鲁迅的成长环境和内心世界。
二、表格展示
内容要点 | 具体描述 |
篇名 | 《狗·猫·鼠》 |
作者 | 鲁迅 |
体裁 | 回忆性散文 |
主题思想 | 对弱者的同情、对虚伪行为的批判 |
主要人物 | 长妈妈(阿长)、猫、鼠 |
作者态度 | 对猫的厌恶,对鼠的同情,对长妈妈的怀念 |
写作手法 | 讽刺、对比、回忆、抒情 |
情感基调 | 悲悯中带批判,温情中含讽刺 |
语言风格 | 平实中见犀利,细腻中显深沉 |
三、个人感悟
读完《狗·猫·鼠》,我感受到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家。他用看似简单的叙述,揭示了复杂的社会现实。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鲁迅那种对弱者关注、对不公敢于发声的精神。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文学不仅仅是记录生活,更是唤醒良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