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永乐大典简介

2025-10-13 16:47:45

问题描述:

永乐大典简介,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3 16:47:45

永乐大典简介】《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它由明成祖朱棣主持编纂,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约1403年—1408年),历时五年完成。这部巨著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还在形式上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编纂方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永乐大典》概况总结

项目 内容
名称 《永乐大典》
编纂时间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08)
主持人 明成祖朱棣
编纂者 解缙、姚广孝等学者
成书年限 历时5年
字数 约3.7亿字
完整度 现存不足1%
篇幅 共分22877卷,约4000册
编纂体例 类书形式,按韵编排
收录范围 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药农艺、诗词歌赋等
文化价值 古代文献的“活化石”,保存大量失传古籍

二、《永乐大典》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永乐大典》诞生于明朝初期,正值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文化复兴之际。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政权、彰显文治武功,决定编纂一部涵盖广泛、系统完整的大型类书。他召集全国学者,以“凡天下之书,有所谓经史子集者,皆可取而用之”的理念进行编纂。

这部书的编纂方式极为独特,采用“类事而书”的方法,将各类知识按照主题分类整理,便于查阅。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已经失传的古籍内容,成为后世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战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永乐大典》原本几乎全部散佚。现存的仅是残卷,且多为清代学者从民间搜集而来,数量极少,弥足珍贵。

三、《永乐大典》的现状与影响

如今,《永乐大典》的残卷被分散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尽管原书已不复存在,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后来的《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编纂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它也激发了现代学者对古籍保护与研究的兴趣,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四、结语

《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虽然其原书早已散佚,但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和学术追求,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