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是什么意思】“毛遂自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它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要挑选二十名门客去出使楚国,但只选到了十九人,剩下的一位就是毛遂。在众人犹豫不决时,毛遂主动站出来,自我推荐,最终被平原君采纳,并成功完成使命。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主动向别人推荐自己,表现出自信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毛遂自荐”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主人公毛遂在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展现了自己的胆识与能力。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机会面前敢于自我推荐、积极争取表现的行为。它强调了自信、主动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重视的价值观。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毛遂自荐 |
出处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挑选门客,毛遂主动请缨,成功出使楚国 |
成语含义 | 比喻有才能的人主动向他人推荐自己,体现自信和担当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某人主动争取机会、展现自身能力 |
蕴含精神 | 自信、主动、责任感、勇气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职场、学习或生活中,鼓励人们积极争取表现和发展机会 |
通过了解“毛遂自荐”的来源与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