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意思】“石破天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乎意料,具有极大的冲击力。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意是说女娲用石头补天时,石头裂开,天空震动,雷雨随之而来,形容音乐的震撼力。
后来,“石破天惊”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些事件或言论极为震撼,让人感到震惊和意外。它不仅可用于描述自然现象,也可用于形容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石破天惊 | 比喻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 | 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 | 多用于形容事件、言论、成就等令人震惊的情况 |
二、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释义 |
他提出的观点真是石破天惊,让全场震惊。 | 表示某人的观点或行为非常出人意料,令人惊讶。 |
这项技术突破堪称石破天惊,改变了行业格局。 | 形容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影响深远。 |
那场事故的发生简直石破天惊,让人难以置信。 | 描述突发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震撼人心、惊世骇俗、出人意料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石破天惊”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该成语强调的是“震惊”和“出人意料”,因此在使用时要确保语境合适。
3. 不宜滥用,否则会削弱其表达效果。
五、总结
“石破天惊”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保留了古代文学中的意境,又在现代汉语中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它不仅表达了对事件的惊叹,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写作或表达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