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9高考作文】201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材料作文”的传统形式,题目以一段富有哲理性的文字为引子,引导考生展开思考与表达。这一年的作文题在语言风格和立意上都体现出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注重其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力。
一、作文题目回顾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有的人看到尚未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
要求: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作文分析总结
该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材料中的两句话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追问,强调对已有事实的理解与分析。
- “为什么不能这样”:这是一种对未来的设想与探索,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和创新精神。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人生选择、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科技发展等,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论述。
三、写作思路建议
写作方向 | 思路说明 |
人生选择 | 讨论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希望与探索精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抱怨与质疑中。 |
科技创新 | 引用历史上的发明家、科学家的例子,说明“为什么不能这样”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
教育理念 | 探讨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想象,而非只关注标准答案。 |
社会发展 | 分析社会进步的动力来自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追求。 |
四、优秀范文参考(节选)
题目:《在追问中前行》
有人站在过去回望,有人站在未来眺望。前者是反思,后者是憧憬。而真正推动世界前进的,往往是那些敢于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
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到爱迪生发明电灯;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航天技术,每一次突破的背后,都是无数人不断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结果。正是这种追问,让人类走出了蒙昧,走向了文明。
五、评分标准参考
项目 | 评分标准 |
立意 | 是否紧扣材料,观点明确,立意深远 |
结构 | 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
语言 | 表达流畅,用词准确,文采优美 |
内容 | 内容充实,有具体事例支撑,思想深刻 |
创新 | 有独特见解,避免陈词滥调,富有个性 |
六、结语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设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人生、社会、未来的思考。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与深入的思考,考生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深度与语言功底。对于未来的备考者而言,理解这类题目背后的思维逻辑,将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与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