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汉乐府罗敷原文】《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著名作品,收录于《乐府诗集》,作者不详。这首诗以生动的叙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位采桑女子——罗敷的美丽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推崇。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节紧凑,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一、
《陌上桑》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罗敷的女子在田间采桑时,遇到一位官员(或说是使君)对其产生爱慕之情,并试图强占她。罗敷机智应对,不仅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还通过自夸丈夫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全诗通过对话形式展开,展现了罗敷的聪慧、端庄与坚贞。
诗中通过描写罗敷的外貌、举止以及她与使君之间的互动,塑造了一个美丽、有才、有德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权势者的讽刺。
二、原文节选与解析
原文 | 解析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 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照耀着秦家的楼阁。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子,名字叫罗敷。直接点题,介绍主人公。 |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 罗敷喜欢养蚕采桑,在城南的角落里劳作。展现她的勤劳与朴实。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她用青丝系住竹篮,用桂枝做篮子的钩子。细节描写突出其精致与讲究。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路过的行人看到罗敷,放下担子,摸着胡须看她。侧面烘托罗敷的美貌。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 年轻人看到罗敷,摘下帽子,整理头发。进一步表现罗敷的魅力。 |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 使君从南方来,骑着五匹马,停在原地。暗示官宦身份,引出冲突。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使君向罗敷问:“你愿意和我一起乘车吗?”表达非分之想。 |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 罗敷回应使君,指出他的愚蠢,并列举自己丈夫的才华与地位,巧妙拒绝。 |
三、艺术特色
1. 人物形象鲜明:罗敷聪明、美丽、有主见,是古代文学中典型的贤淑女性形象。
2. 语言通俗易懂:全诗采用口语化的叙述方式,贴近生活,易于传唱。
3. 结构紧凑:通过对话推进情节,节奏明快,富有戏剧性。
4. 寓意深刻:表面上写爱情故事,实则反映社会风气,批判权贵,歌颂美德。
四、结语
《陌上桑》作为汉乐府诗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与道德期待。它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德观念与人文精神,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