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25-10-31 15:15:01

问题描述:

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15:15:01

千呼万唤始出来】“千呼万唤始出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原句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女在众人的多次呼唤下才缓缓现身的情景,既有含蓄之美,也带有一丝羞涩与矜持。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常被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经过长时间的期待和等待后终于出现,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情感张力。

一、原文解析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意思 经过多次呼唤,琵琶女才缓缓出来,她抱着琵琶,用一半脸遮住面容。
用法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经过长期期待后终于出现。
情感色彩 含蓄、羞涩、期待、惊喜

二、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当代社会,“千呼万唤始出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既可用于文学创作,也可用于日常表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式:

场景 示例 解析
文学作品 小说中描写女主角迟迟不愿露面,可用此句增添悬念。 强调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节的铺垫。
影视作品 电影开头通过镜头语言表现主角“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画面。 增强视觉冲击力和观众期待感。
日常口语 “这个节目等了这么久,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表达对期待已久的事件结果的感慨。
社交媒体 粉丝们不断催促明星发布新作品,最终“千呼万唤始出来”。 展现粉丝的热情与明星的回应。

三、文化内涵与延伸意义

“千呼万唤始出来”不仅是一个诗句,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和社会意义:

方面 内容
心理层面 反映人物内心的犹豫、羞涩或谨慎,体现性格的复杂性。
社会层面 象征公众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期待,以及最终出现时的情感共鸣。
艺术层面 在艺术创作中,常用此句营造悬念、增强叙事张力。
哲学层面 隐喻人生中许多事情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等待与努力。

四、总结

“千呼万唤始出来”不仅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句子,更是现代生活中广为流传的表达方式。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心理变化。无论是文学、影视还是日常交流,这一表达都能引发共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

总结点 内容
来源 白居易《琵琶行》
含义 经过多次呼唤后终于出现,带有期待与羞涩的情绪
应用 文学、影视、口语、社交媒体等
文化价值 体现人性、社会期待与艺术张力
现代意义 强调耐心与等待的重要性,引发情感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千呼万唤始出来”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与期待时,保持耐心与信心,或许正是最美的风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