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铁路从哪到哪】正太铁路是中国早期的重要铁路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连接了山西省和河北省,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也是华北地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正太铁路的起点与终点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线路信息。
一、正太铁路简介
正太铁路,全称“正定至太原铁路”,简称“正太线”。这条铁路始建于1904年,于1907年全线通车,是中国早期修建的铁路之一。它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山西煤炭资源的运输,也加强了河北与山西之间的经济联系。
正太铁路的修建过程并不顺利,曾多次因资金短缺和技术问题而停工。最终在多方努力下,于1907年正式开通运营,成为当时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
二、正太铁路的起点与终点
正太铁路的起点为石家庄市(原名“正定”),终点为太原市。这条铁路全长约291公里,沿途经过多个重要的城市和站点,如阳泉、寿阳等,是连接山西与河北的重要铁路干线。
三、正太铁路线路简表
项目 | 内容 |
铁路名称 | 正太铁路 |
全称 | 正定至太原铁路 |
始建时间 | 1904年 |
通车时间 | 1907年 |
起点 | 石家庄市(原正定) |
终点 | 太原市 |
全长 | 约291公里 |
沿途主要城市 | 石家庄、阳泉、寿阳、太原 |
功能 | 晋煤外运、区域交通 |
四、总结
正太铁路作为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代表,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在交通运输中占据一席之地。它连接了河北与山西两省,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了解正太铁路的起点与终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条铁路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上内容为原创总结,结合历史资料与实地信息,力求提供准确且易于理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