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可以组什么词】“讷”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读音为nè,意思是说话不流利、迟钝或言语简慢。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一些词语和成语中仍能见到它的身影。本文将总结“讷”字可以组成的常见词语,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一、总结
“讷”字虽然不常单独使用,但与其它字组合后,形成了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格、语言表达方式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常见的组合包括:
- 木讷:形容人性格憨厚、不善言辞。
- 讷言:指说话不多、言语简练。
- 敏于事而讷于言:出自《论语》,强调做事勤快但说话谨慎。
- 口讷:形容人不善言辞,说话不流利。
- 讷声:形容说话轻声细语,语气柔和。
- 讷夫:古时对人的称呼,有谦逊之意。
此外,“讷”还出现在一些成语或文言词汇中,如“讷言敏行”,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语不多但行动积极。
二、常用词语表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示例 |
木讷 | mù nè | 性格憨厚、不善言辞 | 他为人木讷,但从不惹事。 |
讷言 | nè yán | 说话不多、言语简练 | 古人讲究讷言敏行,注重行动。 |
口讷 | kǒu nè | 不善言辞、说话不流利 | 他在众人面前总是口讷,难以表达。 |
敏于事而讷于言 | mǐn yú shì ér nè yú yán | 做事勤快,但说话谨慎 | 孔子提倡这种作风,强调实践胜于空谈。 |
讷声 | nè shēng | 低声细语、语气柔和 | 她的声音很讷声,让人感到亲切。 |
讷夫 | nè fū | 古代对人的谦称 | 讷夫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
三、结语
“讷”字虽不常见,但其构成的词语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仍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素养,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清晰的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讷”字的相关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