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是东吴孙权对群臣的评价,用来说明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的用人策略。意思是:如果遇到内部事务难以决断,就去问张昭;如果遇到外部事务难以决断,就去问周瑜。
一、
在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建立初期,孙权作为年轻的领袖,面对复杂的局势和众多的谋士,需要明确分工,以便高效决策。他将张昭和周瑜分别定位为“内政”和“军事”的核心人物。
- 张昭:擅长政务处理,熟悉典章制度,是东吴早期的重要文臣,负责内政与朝廷事务。
- 周瑜:精通兵法,善于指挥作战,是东吴的名将,负责对外军事事务。
因此,“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不仅是对两位贤才的信任,也体现了孙权在治理国家时的清晰分工与用人之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
含义 | 遇到内部事务难决时,询问张昭;遇到外部事务难决时,询问周瑜。 |
张昭职责 | 主管内政、礼仪、文书、朝堂事务,是东吴早期的重要文臣。 |
周瑜职责 | 主管军事、征战、外交,是东吴著名的将领与战略家。 |
孙权意图 | 明确分工,提升决策效率,发挥人才专长。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孙权识人用人的智慧,也为东吴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
三、延伸理解
这一说法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体现出中国古代“用人唯贤”的思想。张昭和周瑜虽各有专长,但都为东吴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常以此来形容领导者在不同领域应有明确的依靠对象,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智慧,并从中汲取管理与用人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