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全长多少千米多少公里】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位于中国东部,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最终注入黄海。作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其治理和管理一直受到高度重视。那么,淮河的全长究竟是多少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淮河的基本概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最后在江苏省响水县附近注入黄海。淮河干流全长约1000公里左右,但由于其流域范围广,支流众多,实际影响区域非常大。
淮河不仅是重要的自然水系,也是农业灌溉、航运、发电的重要资源。历史上,淮河曾被称为“害河”,因其水患频繁,给沿岸人民带来极大困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如洪泽湖、蚌埠闸等,有效缓解了洪涝问题。
二、淮河全长数据汇总
项目 | 数据 |
淮河干流全长 | 约1000公里 |
流域面积 | 约27万平方公里 |
发源地 |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 |
入海口 | 江苏省响水县(黄海) |
主要支流 | 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等 |
历史地位 | 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曾有“害河”之称 |
三、淮河的重要性
1. 农业灌溉:淮河流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尤其是河南、安徽两省,淮河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2. 交通运输:淮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可通航,对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 生态与水资源:淮河不仅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也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 防洪减灾:近年来,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淮河的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四、结语
淮河全长约1000公里,是连接中原与华东的重要水系。尽管历史上曾因洪水频发而被称为“害河”,但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如今已逐渐成为一条造福人民的河流。了解淮河的全长与基本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条河流在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