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语蛇行的意思和造句】“膝语蛇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是指跪着说话、爬着走路,形容极度恭敬或恐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对上级或权威的极度敬畏,带有贬义色彩。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膝语蛇行 |
拼音 | xī yǔ shé xíng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瞋目而叱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注:原文并未直接出现“膝语蛇行”,但后人常用此词形容类似情境) |
含义 | 形容对上级或权威极度恭敬、畏惧,甚至卑躬屈膝的样子。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带贬义,形容人的奴性或过分服从。 |
近义词 | 唯唯诺诺、俯首帖耳、低声下气 |
反义词 | 高傲自大、趾高气扬、桀骜不驯 |
二、造句示例
例句 | 说明 |
他为了讨好上司,每天上班都膝语蛇行,连抬头都不敢。 | 表现对上司的极度服从和畏惧。 |
在那个年代,官场中的人常常膝语蛇行,不敢直言。 | 描述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谄媚风气。 |
看到领导走进来,他立刻膝语蛇行,生怕被责骂。 | 展现一个人面对权威时的紧张与不安。 |
这种膝语蛇行的态度,让人感到非常反感。 | 表达对这种卑微行为的不满。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膝语蛇行”属于文言词汇,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或严肃文章中滥用。
- 该词带有明显的贬义,不适合用来形容正常的工作态度或礼仪。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膝语蛇行”虽然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极端的服从与畏惧心理。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