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是什么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不够细致、不注重细节,往往只抓住大致的轮廓,而忽略了具体的内容。这个成语也常带有批评的意味,表示一个人做事马虎、草率。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粗枝大叶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出处 | 出自《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后广泛用于日常语言 |
本义 | 原指树木的枝干粗大,叶子肥厚,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引申义 | 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只关注整体而不注重细节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别人做事马虎、不严谨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走马观花 |
反义词 | 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老板批评小李:“你这份报告写得太粗枝大叶了,很多关键数据都没有说明。” |
学习中 | 老师说:“你做题太粗枝大叶,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就下笔。” |
日常交流 | “你这计划太粗枝大叶,根本没法执行。” |
三、注意事项
- 语气问题: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于直接地指责他人,以免造成误解。
- 适用对象:多用于对他人行为的评价,而非自我表达。
- 语体风格:属于书面语和口语结合的表达方式,适合多种场合使用。
四、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缺乏细致和耐心,只关注大局而忽视细节。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失误或效率低下。因此,培养细致、严谨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