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的原文及翻译】“鸟宿池边树”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句诗意境清幽,描绘了夜晚静谧的自然景象,是古诗中极具画面感的经典句子之一。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翻译以及相关背景的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内容 | 说明 |
原文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出处 | 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
翻译 | 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僧人轻敲着月下的门。 |
意境 | 描绘出一幅宁静、幽雅的夜景图,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二、诗句背景介绍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以“推敲”二字闻名。他写《题李凝幽居》时,正是为了表达对友人李凝隐居生活的赞美和羡慕。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尤为经典,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鸟宿池边树”描写的是夜晚的静谧,鸟儿归巢,池水倒映着树影,营造出一种安详的氛围;“僧敲月下门”则通过一个细微的动作——僧人轻轻敲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
三、诗句赏析
- 语言简练:全句仅十个字,却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夜景图。
- 动静结合:鸟儿的“宿”是静态,而“僧敲门”则是动态,形成对比,增强画面感。
- 情感含蓄: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四、拓展知识
贾岛因“推敲”二字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他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斟酌字词,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这种精神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成为“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
五、总结
“鸟宿池边树”一句,虽简短,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贾岛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它不仅是唐诗中的名句,也是中国文化中追求宁静与淡泊精神的象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题李凝幽居》整首诗的内容或相关赏析,可继续查阅古典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