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闻的成语】“闻”在汉语中常指听到、听说、名声等含义。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闻”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闻”相关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常见“闻”字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闻鸡起舞 | 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功,比喻有志之士勤奋努力 | 《晋书·祖逖传》 |
闻所未闻 | 听到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 《后汉书·王符传》 |
闻名遐迩 | 名声传得很远,远近都知道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闻过则喜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 《孟子·尽心下》 |
闻一知十 | 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其他 | 《论语·公冶长》 |
闻雷失箸 | 比喻因惊吓而失去常态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闻香识女人 | 比喻通过细微线索判断事物 | 现代俗语 |
闻道百 | 听到的道理很多,但未必真正明白 | 《庄子·秋水》 |
闻达于诸侯 | 被诸侯所知晓 | 《出师表》 |
二、成语特点分析
1. 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如“闻鸡起舞”、“闻风而动”等,强调的是人对信息的反应和行动力。
2. 常与“听”、“知”、“传”等词搭配使用:如“闻所未闻”、“闻一知十”等,体现“闻”的不同层次和作用。
3. 部分成语源自历史典故或经典文献:如“闻鸡起舞”出自《晋书》,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背景。
4. 现代用法广泛:像“闻香识女人”这类成语已经演变为口语化表达,适用于日常交流。
三、结语
“闻”字在成语中的运用极为丰富,既有古典文化的积淀,也有现代生活的应用。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适当引用这些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