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审计署于2023年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该规定旨在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程序及管理要求,推动各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防范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能。
一、主要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
2. 内部审计职责
内部审计应围绕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督与评价,确保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真实、有效。
3. 审计权限
内部审计机构有权查阅相关资料、参与会议、提出整改建议,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
4. 审计程序
审计工作应按照计划制定、实施审计、出具报告、整改落实等流程进行,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 人员管理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定期接受培训,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6. 监督与问责
对于未按规定开展内部审计或存在重大问题的单位,审计署将依法进行通报、整改或追究责任。
二、关键内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适用对象 |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其他组织 |
审计职责 | 监督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审计权限 | 查阅资料、参与会议、提出建议、跟踪整改 |
审计程序 | 制定计划 → 实施审计 → 出具报告 → 整改落实 |
人员要求 | 具备专业能力、定期培训、保持独立性 |
监督机制 | 对违规单位进行通报、整改、追责 |
三、总结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强化监督,有助于提升各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同时,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工作指引,增强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各单位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单位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