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壁立千仞历史典故

2025-09-29 07:23:29

问题描述:

壁立千仞历史典故,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07:23:29

壁立千仞历史典故】“壁立千仞”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山势高峻、峭壁陡直,也引申为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精神境界。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与地理描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壁立 像墙壁一样垂直而立,形容山体陡峭、高耸
千仞 古代长度单位,“仞”为八尺或七尺,千仞表示极高的高度
整体含义 形容山势险峻,也可比喻人的意志坚强、立场坚定

二、历史出处

“壁立千仞”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中对大鹏鸟的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壁立千仞”,但其描绘的壮阔景象与“壁立千仞”的意境相通。

后世文人多用此语来形容山川之险峻,如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虽未直接使用“壁立千仞”,但其意境相似。

三、文化意义

方面 内容
自然景观 描述山体险峻,象征自然力量的壮观
人格象征 引申为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的品格
文学意象 常用于诗词、散文中,增强语言表现力

四、现代应用

如今,“壁立千仞”不仅用于描写自然风光,还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演讲、书法等领域,表达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例如,在一些励志文章中,常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来强调一个人若能摒弃私欲,便能如高山般屹立不倒。

五、总结

“壁立千仞”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自然描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文化精神。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这一成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适用性。

项目 内容
成语含义 山势险峻,意志坚定
出处 《庄子》等古代文献
文化内涵 自然之美、人格象征
现代应用 文学、演讲、励志语境
总体评价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