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什么】“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诗中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诗意境深远,常被用来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对爱情的执着或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下面将从字面意思、典故来源、文学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李商隐的《锦瑟》,其中“望帝”是古代蜀国的君主,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便啼血哀鸣,表达对故土和人民的思念。“春心”则指春天的心绪,多与爱情、情感有关;“托杜鹃”则是说这种情感寄托在杜鹃鸟身上。
整句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望帝(古蜀王)在春天时因思念而化作杜鹃,用悲鸣来寄托内心的哀愁与执念。这一典故常被用来象征深情、执着、无奈与悲伤的情感。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商隐《锦瑟》 |
原文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望帝” | 古代蜀国君主,传说死后化为杜鹃鸟 |
“春心” | 春天的心绪,常指爱情、情感 |
“托杜鹃” | 情感寄托于杜鹃鸟的哀鸣 |
典故来源 | 蜀王望帝化鹃之说,源于《华阳国志》等古籍 |
文学意义 | 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对爱情的执着、对理想的无奈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诗词中,形容深情、哀怨、执着之情 |
三、延伸理解
“望帝春心托杜鹃”不仅是一个文学意象,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爱、无法实现的愿望或对过往的怀念。
结语:
“望帝春心托杜鹃”虽只是一句诗,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文化意蕴,是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通过对其出处、含义及文学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所传达的深刻情感与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