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句天涯共此时的全文】“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这首诗中的经典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该诗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表达思乡、怀人情感的经典之作。
一、诗句原文及背景总结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
> 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
> 投书怀远心。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羁旅无眠意未已。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因思念远方亲人而无法入眠的情景。其中,“天涯共此时”一句,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句,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同赏一轮明月,便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与牵挂。
二、关键信息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原文句子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作者 | 张九龄(唐代) |
诗体 | 五言律诗 |
主题 | 思念、怀远、亲情 |
名句解析 | 表达即使身处天涯,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传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 |
文化意义 |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表达思乡、怀人情感的经典语句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节日祝福、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
三、诗句赏析与延伸
“天涯共此时”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其语言优美,更在于它传递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的情况下,人们通过共同仰望明月来寄托思念,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共鸣。
此外,该诗句也常被现代人引用在节日、婚礼、离别等场合,象征着虽然身处异地,但心意相通、情谊不减。
四、结语
“天涯共此时”不仅是张九龄笔下的千古绝唱,更是中华文化中情感表达的重要符号。它提醒我们,无论距离多远,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在同一个时刻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