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长联】“大观楼长联”是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孙髯翁所撰,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它不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与文化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洞察力。长联内容丰富,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堪称中国楹联艺术的巅峰之作。
一、
“大观楼长联”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大观楼内,由清代诗人孙髯翁创作。全联共180字,上联写景,下联抒情,上下联相辅相成,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副对联以昆明滇池为中心,描绘了滇池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事件,表达了对国家兴亡、人民命运的关注。其文辞典雅,意境深远,是中国楹联文化中的瑰宝。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大观楼长联 |
作者 | 孙髯翁(清代) |
创作时间 | 清代乾隆年间 |
地点 | 云南省昆明市大观楼 |
联长 | 共180字(上下联各90字) |
上联内容 | 滇海之滨,万古云山,千秋风月;翠微深处,一亭烟雨,半壁江山。 |
下联内容 | 看破红尘,几番成败,多少英雄;放下心事,不问荣枯,只求自在。 |
主题思想 | 借景抒怀,感慨历史变迁,表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
文学价值 | 语言精炼,对仗工整,意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长的对联之一。 |
历史意义 | 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思想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
传承影响 | 成为后世楹联创作的典范,广泛流传于民间和学术界。 |
三、结语
“大观楼长联”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体现。它以简练的文字承载丰富的内涵,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来看,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