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满山遍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景象遍布整个山野,范围极其广泛。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观、人群、花木、动物等大量出现的情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感。
一、
“满山遍野”原意是“满山和遍野”,即整个山和田野都被某种事物覆盖。现代汉语中,它用来形容数量极多、分布极广的事物,常见于描写自然景色、人群聚集、植物生长等场景。
该成语结构简单,但意境丰富,常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日常表达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满山遍野 |
拼音 | mǎn shān biàn yě |
释义 | 形容某事物遍布整个山野,数量多、范围广 |
出处 | 现代汉语常用,无确切古籍出处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人群、植物、动物等大量出现的场景 |
近义词 | 遍地开花、铺天盖地、漫山遍野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少之又少 |
例句 | 春天来了,山上的桃花满山遍野,美不胜收。 |
常见搭配 | 满山遍野的花朵、满山遍野的人群、满山遍野的歌声 |
使用场合 | 文学、新闻、演讲、日常口语中均可使用 |
三、拓展理解
在实际使用中,“满山遍野”往往带有情感色彩,如赞美自然之美、感叹人潮汹涌、或者描绘丰收景象。例如:
- “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像金色的海洋。”
- “节日期间,景区满山遍野都是游客。”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生动形象,还能让读者迅速构建出具体的画面,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注意事项
虽然“满山遍野”使用广泛,但在正式写作中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滥用。比如在描述少量事物时,就不适合使用此成语。
此外,该成语虽常与“漫山遍野”混用,但两者略有区别:“漫山遍野”更强调“广阔无边”的感觉,而“满山遍野”则更侧重“布满”的状态。
如你有更多关于成语的疑问,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