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大观楼长联是中国楹联文化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清代学者孙髯翁创作。这副对联不仅文字优美、结构严谨,而且内容丰富,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本文将对大观楼长联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简要的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一、
大观楼长联共180字,上联写景,下联抒情,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它以昆明滇池为背景,描绘了山川壮丽、历史变迁、人生感慨等多重主题。全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两部分,分别从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两个角度展开叙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长联原文逐句列出,并附上简要翻译,帮助读者掌握其内容和意义。
二、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表格形式)
序号 | 上联原文 | 翻译 |
1 |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 五百里的滇池,奔涌而来,尽收眼底。 |
2 |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 脱下衣襟,撩起头巾,欣喜地看到广阔无边的景象。 |
3 |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 看啊:东边的山如神骏般奔驰,西边的山如灵鸟高飞,北面的山如蜿蜒的龙,南面的山如洁白的素绢。 |
4 |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 高雅之士,不妨挑选美景登高远望。 |
5 | 足够吟风弄月,洒落襟怀。 | 足够吟诗赏月,畅快胸怀。 |
6 | 壮哉!秀色可餐,明月清风不用一文钱。 | 壮丽啊!美景令人陶醉,明月清风无需花费一分钱。 |
7 | 谁把瑶台新样,制就冰绡? | 谁将天上的仙境,制成这冰般的轻纱? |
8 | 惊涛拍岸,叠浪摧山,雷鼓轰鸣,电光闪烁。 | 惊涛拍打岸边,层层波浪冲击山石,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天空。 |
9 | 坚持到底,莫教半途而废。 | 坚持到底,不要中途放弃。 |
10 | 而今我辈登临,须知此身非我有。 | 如今我们登临此地,应知此身已非自己所有。 |
序号 | 下联原文 | 翻译 |
1 | 千古伤心,偏逢今日。 | 千古的忧伤,偏偏遇上今天。 |
2 | 痛哭流涕,忍泪吞声。 | 痛苦哭泣,强忍泪水。 |
3 | 念:汉习楼船,唐修石埂,宋挥刀鞘,元张毡裘。 | 想想:汉代修建楼船,唐代修筑石堤,宋代挥动刀剑,元代披着毛毡。 |
4 | 明开滇池,清控边疆。 | 明代开发滇池,清代控制边疆。 |
5 | 大概英雄失路,穷困潦倒。 | 大概是英雄无路,穷困潦倒。 |
6 | 无奈苍生涂炭,国运凋零。 | 无奈百姓受苦,国家运势衰败。 |
7 | 叹世事如棋,局局新翻;光阴似箭,日日催人。 | 叹世间如棋局,一局一局更新;光阴如箭,一天一天催人老去。 |
8 | 万里江山,谁主沉浮? | 万里江山,谁来主宰? |
9 | 且看:四围山色,八面风光,九曲回廊,十方胜境。 | 且看:四周山色,八方风光,九曲回廊,十方胜境。 |
10 | 何必问鼎中原,只求心安理得。 | 何必问鼎中原,只求内心安宁,道理通达。 |
三、结语
大观楼长联不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感悟。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传承。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大观楼长联的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