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的古诗拼音版】《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下是《春望》的拼音版及。
一、原文与拼音对照
原文 | 拼音 |
国破山河在 | guó pò shān hé zài |
城春草木深 | 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
感时花溅泪 | 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 |
恨别鸟惊心 | 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
烽火连三月 |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 |
家书抵万金 |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
白头搔更短 | bái tóu sāo gèng duǎn |
浑欲不胜簪 | hún yù bù shèng zān |
二、
《春望》以“春”为背景,描绘了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诗人通过“国破山河在”一句,表现出国家虽遭破坏,但自然依旧存在,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接着“城春草木深”,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城市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战乱带来的凄凉。
后四句则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因时局动荡而落泪,因离别而心惊,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烽火连三月”说明战事持续时间长,“家书抵万金”则表现了战乱中家人音讯难通的痛苦。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因忧愁而头发稀疏,甚至无法插簪,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三、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沉重。
- 语言凝练:全诗仅20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 结构严谨:符合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对仗工整,节奏分明。
四、结语
《春望》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动荡、表达爱国情怀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与悲悯。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古汉语的魅力,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