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什么意思】“憨态可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的外表看起来呆萌、可爱、天真无邪的样子。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小动物或者小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虽然行为有点笨拙,但让人觉得亲切、讨喜。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憨态可掬 |
拼音 | hān tài kě jū |
出处 | 《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中常见,现代广泛使用 |
含义 | 形容人或动物显得呆萌、可爱、天真,令人喜爱 |
使用对象 | 多用于动物、小孩、性格单纯的人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带有亲切、可爱的情感 |
近义词 | 傻乎乎、天真可爱、呆萌 |
反义词 | 精明强干、老谋深算、狡猾 |
二、详细解释
“憨态”指的是那种看似有点傻气、不谙世事的模样;“可掬”则是可以捧在手里的意思,表示这种状态非常惹人喜爱。结合起来,“憨态可掬”就是形容一个人或动物表现出来的样子既可爱又有点“傻”,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例如:
- 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憨态可掬的样子让大家都笑了。
- 那个孩子说话直来直去,憨态可掬,让人觉得特别真诚。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动物 | 那只熊猫吃竹子的样子憨态可掬,真是太可爱了。 |
描述小孩 | 孩子第一次学走路,跌倒后爬起来继续走,憨态可掬。 |
描述人物 | 他虽然做事不够圆滑,但憨态可掬,大家都不忍心责怪他。 |
四、注意事项
- “憨态可掬”一般用于正面、轻松的语境中,不适合用于贬义或讽刺。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该成语多用于口语或非正式写作中,书面语中较少使用。
五、结语
“憨态可掬”是一个充满温情和趣味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天真、可爱、令人怜爱的形象。无论是描述小动物、孩子还是性格单纯的人,都能用它来表达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