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翻译】一、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是一篇记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早年立志为国为民的文言短文。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讲述了范仲淹在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立志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
本文不仅展现了范仲淹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其精神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二、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 范仲淹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 |
见饥民流离,辄叹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看到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他就感叹说:“怎么才能有千万间宽敞的房子,让天下的贫寒士人都能安居乐业呢?” |
及其仕宦,益励节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等到他做官以后,更加磨砺自己的操守,不因外物而高兴,也不因自己而悲伤。 |
每念及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之不悟也。 | 每当他想到这些,就没有不为汉桓帝、汉灵帝的昏庸而叹息和痛心的。 |
盖古人之有志者,皆欲以身许国,非徒自利而已。 | 古代那些有志向的人,都是想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谋利。 |
三、总结与启示
范仲淹的志向不仅仅是个人成就,而是以天下苍生为重。他的这种精神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士”阶层的社会责任感。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值得后人深思与学习。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志向不应局限于个人得失,而应关注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福祉。
如需进一步探讨范仲淹的其他事迹或思想,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