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同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同”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表达“相同、共同、一起”等含义。许多成语中也包含了“同”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一致的重视。下面是一些含有“同”字的常见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同”字在成语中通常表示“相同、一致、共同”的意思,常见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行为方式或思想状态。以下列出了一些包含“同”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说明。
二、含“同”字的成语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来源 |
同甘共苦 | 一同经历欢乐与困苦 | 《后汉书》 |
同舟共济 | 比喻团结协作,共渡难关 | 《孙子·九地》 |
同心协力 |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三国志》 |
同病相怜 | 有同样遭遇的人互相同情 | 《后汉书·王符传》 |
同室操戈 | 家里人互相争斗 | 《左传》 |
同归于尽 | 彼此都毁灭 | 《战国策》 |
同流合污 | 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 《孟子》 |
同日而语 |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 | 《史记》 |
同心同德 | 心思一致,品德相同 | 《尚书》 |
同声相应 | 相同的声音相互呼应 | 《易经》 |
三、结语
以上列举的成语,大多表达了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追求一致、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并运用这些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个成语的具体用法或典故,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