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百科】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20世纪初英国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建造的一艘豪华邮轮,被誉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它在1912年4月首航时不幸撞上冰山后沉没,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海难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不仅因其悲剧性而广为人知,还因其豪华的设计、社会阶层差异以及幸存者的经历而备受关注。
以下是对泰坦尼克号的基本信息和关键事件的总结:
泰坦尼克号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船名 |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 |
所属公司 | 英国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 |
建造地 |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Harland and Wolff) |
下水时间 | 1911年5月31日 |
首航时间 | 1912年4月10日(从南安普敦出发,目的地:纽约) |
沉没时间 | 1912年4月15日凌晨 |
沉没地点 | 大西洋北部,靠近纽芬兰海岸附近 |
船体长度 | 约269米(882英尺) |
吨位 | 约46,000吨 |
船员人数 | 约890人 |
乘客人数 | 约2,224人(包括头等、二等、三等舱旅客) |
幸存人数 | 约710人 |
死亡人数 | 约1,500人 |
沉没原因 | 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导致船体多处破损进水 |
最终命运 | 沉入海底,目前位于大西洋约3,800米深处 |
关键事件概述
- 建造背景: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之一,旨在提供前所未有的舒适度与奢华体验。它配备了游泳池、健身房、豪华餐厅等设施。
- 首航计划:泰坦尼克号原本计划进行一次横跨大西洋的航行,从英国出发,前往美国纽约,途中停靠法国瑟堡和爱尔兰昆士敦。
- 沉没经过:在航行的第四天,即1912年4月14日晚上,瞭望员发现前方有冰山,但因距离过近,无法及时避开。船体右侧被冰山划开,导致多个水密舱进水,最终船体断裂并沉没。
- 救援情况:尽管泰坦尼克号配备了足够的救生艇,但数量不足,且部分乘客对危险认识不足,导致大量人员未能及时撤离。附近的“喀尔巴阡号”(Carpathia)赶到现场,救起部分幸存者。
- 后续影响: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了海上安全法规,如增加救生艇数量、设立冰区巡逻制度等。
文化影响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书籍和戏剧,其中最著名的是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该片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并成为全球票房冠军之一。
此外,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于1985年被发现,此后多次进行探测与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艘传奇巨轮的历史与细节。
总结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灾难之一。它的故事跨越了技术、人性、阶级与命运等多个层面,至今仍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