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东风词语意思】“马耳东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别人的劝告、忠告或意见听不进去,就像风吹过马耳边一样,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这个成语带有讽刺意味,强调说话者的话语被对方忽视或漠视。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马耳东风 |
拼音 | mǎ ěr dōng fēng |
出处 | 《左传·宣公三年》:“风马牛不相及。”后引申为“马耳东风”。 |
含义 | 比喻对别人的话不放在心上,听而不闻,或对劝告毫无反应。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不听劝告,态度冷漠。 |
近义词 | 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反义词 | 虚心接受、言听计从、洗耳恭听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对领导的建议总是马耳东风,从不认真听取。 |
家庭关系 | 妈妈劝他早点休息,他却马耳东风,继续熬夜打游戏。 |
学习环境 | 老师多次提醒他注意学习方法,他却马耳东风,成绩一直不好。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马耳东风”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说风和马牛之间没有关系,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对话语的漠视。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人对劝告的不重视,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四、总结
“马耳东风”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劝告或忠告毫不在意,如同风吹过马耳一般,毫无影响。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于刻画人物性格或表达批评态度。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以及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避免误用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