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2025-09-22 11:45:25

问题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1:45: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是两篇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分别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困顿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底层百姓艰辛生活的同情。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翻译:

八月的秋风猛烈地吹着,把我的屋顶上的三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飞过江水,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树林的枝头,低的飘落在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年老体弱,竟然敢当面抢夺我的茅草。

他们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我喊也喊不住,回来后只能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风停了,天空阴沉沉的,天色渐暗。

被子用了多年,冰冷得像铁一样,小儿子睡不安稳,把被子蹬破了。

屋子的房顶漏水,地面潮湿,雨点连绵不断。

自从战乱以来,我就很少能睡个安稳觉,漫长的夜晚湿漉漉的,怎么才能熬到天亮呢?

怎样才能有千万间宽敞的大房子,让天下的贫寒之士都能安居乐业,风雨都不动摇,安稳如山!

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样的房屋出现在眼前,即使我的茅屋被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我也心甘情愿!

2. 《卖炭翁》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

有个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的脸上满是灰尘和烟熏的颜色,头发花白,手指乌黑。

他卖炭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穿衣服和吃饭。

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却担心炭价太低,希望天气更冷一些。

夜里城外下了厚厚的雪,早上他赶着炭车在结冰的路上行驶。

牛累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很高了,才在城南门外的泥地上休息。

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原来是身穿黄衣、身穿白衣的宫中使者。

他们拿着文书,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调转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一车炭有一千多斤,宫使硬是把炭拉走了,老翁舍不得也没办法。

最后只给了他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系在牛头上当作炭的钱。

二、总结表格

诗歌名称 作者 内容主题 主要情感 艺术特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自身困顿与社会苦难 悲悯、无奈、理想主义 真实描写、情感深沉、语言质朴
《卖炭翁》 白居易 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同情、批判、哀怜 生动刻画、对比鲜明、语言通俗

三、总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诗人自身在风雨中的困境,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杜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追求。而《卖炭翁》则通过一个普通劳动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艰难处境,展现了白居易关注民生、反映现实的创作理念。

两首诗虽风格不同,但都以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打动人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佳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