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尊降贵是什么意思】一、
“纡尊降贵”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地位高的人放下身段,降低自己的身份,去与地位低的人交往或做事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原本享有较高社会地位或权力的人,主动接近普通人,表现出谦逊和亲民的态度。
该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一种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作风,但也可能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比如在某些语境中暗示这种行为并非出于真心,而是为了某种目的。
在现代语境中,“纡尊降贵”常被用来形容名人、官员、企业家等公众人物走进基层、参与普通生活的行为,体现了对民众的尊重和关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纡尊降贵 |
拼音 | yū zūn jiàng gu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不能尽合古道,然其心则可谓‘纡尊降贵’矣。” |
含义 |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份,与地位低的人交往或做事。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形容某人放下架子。 |
词性 | 动词性短语(常用作谓语)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平易近人、礼贤下士 |
反义词 | 高高在上、趾高气昂、盛气凌人 |
用例 | 市长亲自到社区走访,可谓“纡尊降贵”。 |
适用场景 | 描述领导、名人、权贵等主动接触普通人群的行为。 |
情感色彩 | 多为褒义,有时带轻微贬义(视语境而定) |
三、结语
“纡尊降贵”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强调了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精神,是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与谦逊的重要表现之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保持谦逊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