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灭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带有“灭”字的成语虽然不算特别多,但每个都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这些成语往往用来形容事物的终结、毁灭或彻底失败的状态,常用于文学、历史或日常表达中。以下是对带有“灭”字的成语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总结
“灭”在成语中通常表示“消灭、灭亡、消失”的意思,常见于描述战争、政治、自然现象等场景。这类成语多为四字结构,语言凝练,意义深远。以下是常见的带“灭”字的成语及其含义简述:
1.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继续损失。
2. 百废俱兴:形容各种事业都开始恢复和发展。
3. 灰飞烟灭:形容完全消失,毫无痕迹。
4. 万马奔腾:形容气势浩大,场面壮观。
5. 兵不血刃:形容未经过激烈战斗就取得胜利。
6. 毁于一旦:指长时间的努力一下子被破坏。
7. 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
8. 千疮百孔:形容破坏严重,漏洞很多。
9. 土崩瓦解:形容政权或组织迅速崩溃。
10. 生离死别:形容亲人或朋友生死离别的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成语虽然含有“灭”字,但并不直接出现在成语中,如“灭门”、“灭国”等,属于扩展用法,不严格算作成语。
二、带“灭”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使用场景 |
亡羊补牢 | 比喻事后补救,防止继续损失 | 《战国策·楚策》 |
百废俱兴 | 各种事业都开始恢复和发展 | 《宋史·范仲淹传》 |
灰飞烟灭 | 形容彻底消失 | 多用于文学描写 |
兵不血刃 | 战斗中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毁于一旦 | 长时间努力顷刻间被破坏 | 常用于描述失败结果 |
一败涂地 | 彻底失败,无法挽回 | 《史记·项羽本纪》 |
土崩瓦解 | 政权或组织迅速崩溃 | 多用于政治或军事领域 |
生离死别 | 亲人或朋友生死相隔 |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情感描写 |
三、结语
带“灭”字的成语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表达上极具力量,能够准确传达出某种强烈的情感或状态。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现代用法,这些成语都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了解并掌握它们,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丰富性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