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谁堪伯仲间原文】一、
“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一诗,全句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朝政腐败、人才凋零的感慨。陆游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该诗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在后世中,“千载谁堪伯仲间”常被用来表达对历史人物或当代杰出人物的推崇与敬佩。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南宋·陆游《书愤》 |
| 原句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作者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
| 创作背景 | 陆游晚年所作,反映其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及对诸葛亮的敬仰 |
| 含义解析 | “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出师表》,是其忠诚与才智的象征。 “千载谁堪伯仲间”意为千年之后,谁能与诸葛亮比肩?表达了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对现实人才匮乏的感叹。 |
| 情感基调 | 悲愤、感慨、敬仰 |
| 艺术特色 | 借古抒怀,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
| 后世影响 | 成为后人赞美历史人物、表达理想抱负的经典语句 |
三、结语
“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陆游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忠臣良将精神追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往往是在逆境中坚持信念、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