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学步的意思及造句】“蹒跚学步”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刚开始学习走路时的动作,显得笨拙、不稳。这个词语不仅用于描述婴幼儿学步的情景,也可以引申为事物或人在初期发展阶段的不成熟或不熟练状态。
一、意思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蹒跚学步 |
拼音 | pán shān xué bù |
字面意思 | 蹒跚:走路不稳的样子;学步:学习走路。 |
引申意义 | 比喻事物或人处于起步阶段,动作不熟练、不够成熟。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描述初学者、新手或新事物的初期阶段。 |
二、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小孩子第一次学走路,总是蹒跚学步,让人忍俊不禁。 | 描述婴幼儿学步时的可爱模样。 |
这个项目刚起步,团队成员还在蹒跚学步,还需要时间磨合。 | 比喻新项目或新团队在初期阶段的不成熟状态。 |
新手程序员在编程过程中常常表现得蹒跚学步,但随着经验积累会越来越熟练。 | 用以形容初入职场或新领域的人的学习过程。 |
虽然公司目前发展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但前景值得期待。 | 用于形容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初期。 |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初期阶段,不宜用于成熟或稳定的状态。
2. 语气色彩:带有轻微的调侃或怜惜意味,适用于轻松或温和的语境。
3. 搭配使用:常与“初出茅庐”、“摸索前行”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拓展知识
“蹒跚”一词源于《诗经》中的“跄跄济济,絜尔牛羊”,原意是行走不稳的样子,后逐渐演变为形容人或事物在起步阶段的不成熟状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蹒跚学步”不仅是对儿童成长阶段的形象描述,更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比喻,适用于多种语境中,能够生动地传达出“初学”的状态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