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玄奘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高僧、佛学家和旅行家,他西行取经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旅程不仅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也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了解“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及其意义。
一、
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初期,具体时间为公元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历经17年,途经西域、天竺(今印度),最终在公元645年返回长安。这次西行不仅是个人信仰的追求,更是当时中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玄奘的旅程路线横跨今天的中国、中亚、南亚等地,途中经过多个古国和佛教圣地。他在印度学习佛法,带回大量佛经,并将其翻译成中文,对后世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表格:玄奘西行时间及背景信息
项目 | 内容 |
西行时间 | 公元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公元64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 |
起点 | 长安(今陕西西安) |
终点 | 长安 |
历时 | 约17年 |
主要路线 |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印度→返回 |
所属朝代 | 唐朝(贞观至永徽年间) |
背景原因 | 寻找真经、学习佛法、传播佛教 |
成果 | 带回大量佛经,主持翻译,著有《大唐西域记》 |
历史意义 |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推动佛教发展 |
三、结语
“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这个问题的答案明确指向唐朝初年。通过他的亲身经历,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也看到了一个僧人如何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跨越千山万水,完成一次伟大的文化之旅。玄奘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探索未知、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