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

2025-09-30 16:46:45

问题描述: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16:46:45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犯而不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后来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类似表达:“人之有德,不以自矜;人之有罪,不以自辩。犯而不校,其心坦然。”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对他人的冒犯或侮辱时,能够保持宽容和冷静的态度,不与对方计较、争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冒犯、触犯
表示转折
不校 不计较、不争辩

整体含义:指对别人的冒犯行为不加以计较或反击,表现出一种宽容和大度的胸怀。

二、出处与演变

出处 内容 说明
《论语·泰伯》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强调不记仇、不报复的品德。
《后汉书·王符传》 “犯而不校,其心坦然。” 更明确地使用“犯而不校”这一表达。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例句
作谓语 他对同事的无礼言论犯而不校,表现得非常大度。
作状语 面对挑衅,他犯而不校,最终赢得了尊重。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成语
近义词 宽宏大量、忍辱负重、虚怀若谷
反义词 恨之入骨、以牙还牙、针锋相对

五、适用场景

场景 说明
人际交往 在团队或家庭中,用于描述对他人的不当行为不斤斤计较。
品格修养 表达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文学作品 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突出其宽容与智慧。

六、总结

“犯而不校”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处世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与气度。它不仅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还能提升个人的影响力与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学会“犯而不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