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废食出处于哪里】“因噎废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因为某件事出了问题,就干脆放弃做这件事,不再尝试。这个成语虽然常被使用,但它的出处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误解。下面将从来源、含义、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成语来源
“因噎废食”最早出自《吕氏春秋·慎小》:“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因噎而废食,虽欲食,不可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吃饭噎住了,就干脆不吃饭了,虽然还想吃,但已经无法实现了。后人以此比喻因小失大,因一点小挫折就放弃整体目标。
二、成语含义
- 字面意思:因为吃饭噎住,就不再吃饭。
- 引申义:因小失大,因一点小问题就放弃整个事情,缺乏坚持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三、成语用法
- 结构:动宾结构
- 感情色彩:贬义
- 适用场合:用于批评那些因为一点小困难就轻易放弃的人或行为
四、常见误用
- 有人误以为“因噎废食”出自《论语》或《孟子》,但实际上它来自《吕氏春秋》。
- 有时被错误地理解为“因为一次失败就停止努力”,但其本意更强调“因小问题而放弃整体”。
五、典型例句
句子 | 解析 |
他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了创业,真是因噎废食。 | 批评他因一次挫折就放弃整个计划。 |
这个项目虽然遇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 | 强调不应因小问题而停止前进。 |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因噎废食 |
出处 | 《吕氏春秋·慎小》 |
含义 | 因小失大,因一点问题而放弃整体 |
用法 | 贬义,用于批评因小失大的行为 |
误用 | 常被误认为出自《论语》等经典 |
例句 | 他因一次失败就放弃创业,真是因噎废食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因噎废食”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反思的行为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我们应当学会理性应对,而不是因一时的小挫折而全盘否定。